
[SEO筆記 #4] User Persona?了解目標客戶是SEO成功的第一步!
最後更新:2023-10-12
在上篇 [SEO筆記 #3] 優化排名還可以從哪裡下手?使用者體驗、關鍵字調研、品牌建構,我們了解了從不同面向去提升SEO的方式,這篇文章我們要來了解 Persona 是什麼,以及 Persona 能夠如何提升SEO的成效!
(這系列文章是我上 由UC Davis開的SEO專項課程 的上課筆記,有需要的話可以從第一篇開始看!)
Persona 是什麼?
所謂Persona/ User Persona 是行銷一種常見的策略,指藉由具體特徵和描述來具象化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者。透過Persona,我們可以對目標群眾的需求、以及他們在網路上的搜索習慣有更多的了解,並且針對目標群眾的來創造合適的內容。
對於那些已經累積一定數量使用者 (觀眾 / 顧客)的網站,建立Persona的第一步可以直接從顧客資訊著手,因為他們就是那些會買單的人!但一個從0開始的網站若想要建立Persona,則可以透過工具輔助(例如google analytics、google search console),或是直接去接觸使用者。
google analytics
google analytics紀錄了使用者的地理資訊、年紀、興趣、使用裝置、停留時間⋯⋯,也可以看到哪些頁面比較受歡迎、使用者都在哪些頁面離開網站等等的資訊。
google search console
原本叫做 google webmaster tools,相較於著重在使用者行為的google analytics,google search console的資訊則是著重在網站表現。
在google search console可以看到哪些搜索字詞會你的網站出現在搜索結果,還有點擊次數、點擊率等數據的統計。
直接接觸使用者
可以透過app通知、email、電子報等方式,主動向使用者做問卷調查,若客戶對於你的產品/內容/服務滿意的話,通常都會樂意回饋給你。

Photo by Myriam Jessier on Unsplash
完整的Persona應該包含:
- 使用者基本信息(user profile:姓名、性別、國籍、居住地、教育程度⋯⋯)
- 平均年齡
- 收入
- 職業
- 照片、興趣、行為⋯⋯
除此之外,Persona更會被細分成「潛在顧客」以及「現有顧客」兩個類別:
潛在顧客是尚未接觸或使用你的產品(內容/服務)的一群人,他們正為了一些問題在網路上搜尋解決辦法,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提供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產品。
現有顧客則是那些已經使用過你的產品的人,針對現有顧客我們要做的是去了解「他們喜歡我們產品的什麼?」以及「哪些是他們認為我們可以改進的地方?」,好讓我們可以繼續推出他們喜歡的產品。
假設我們的產品是一個跟釣魚相關的APP,那粗略版本的潛在顧客Persona可能就會長得像這樣:

Photo by Tessa Wilson on Unsplash
- 男性
- 35歲
- 住在Oklahoma
- 有自己的船或是小艇
- 使用IG和Youtube來追蹤釣魚訊息
要注意的是,Persona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者的特徵,好讓行銷人員可以針對這些特徵來發想行銷策略,並不代表所有的使用者都符合這個使用者的特徵!
打造 Persona
以下是打造Persona時,必須要思考的幾個問題,這些會影響使用者搜索習慣以及搜索時的用詞!
年齡?
年輕人多會使用俚語、流行語,而年紀較長的使用者的用詞可能就會比較沒有那麼新潮和口語。
地理位置?
即使是同一個語言,不同地區的詞彙也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英國人和美國人雖然都講英文,但公寓可以是flat(英)/ apartment (美),餅乾可以是biscut(英)/ cookie (美)!
性別?
男性和女性的用詞也會有所差異,舉例來說,即使是一個販售男性婚禮服裝的網站,但因為女性通常對於婚禮會有滿高的參與意願和想法,網站內容也需要考慮到「她」的搜索習慣。
除了清楚定義出上述這幾個特徵之外,一張清楚的人物照也能讓你的Persona更加鮮明!若有其他的附加資訊或細節描述也會很有幫助,也可以去思考「這是個B2B還是B2C的business」?
課程小結
以上就是這週的課程筆記,到這裡就完成了SEO專項課程中的第一門課程了~
老實說到目前爲止都還是很廣泛地從不同層面了解SEO而已,學到這裡覺得SEO真是博大精深(?),但我覺得我收穫很多,在部落格經營和寫文章都會更去思考怎麼樣才是對使用者和搜索引擎友善哈哈。
希望這幾篇筆記式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和我一樣正在學習SEO的讀者,若有任何用詞或是敘述上不清的地方也歡迎指出,謝謝!

(名字是本名啦所以先馬掉X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