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學習,  英文學習小記

[英文學習] – 聽歌學英文?聊聊我愛上英文的起點以及學習心態🎵

這篇文章和以往有點不同,比較沒有劃重點式的列點或是建議,而是會有點東聊西聊,包含很多細碎的故事,我想從「聽歌學英文」談起,分享我對於語言學習產生興趣的起點和故事,以及除去功利目的以外,我對於「學習」這件事所抱持的心態,如果你對於進修、學習總是備感壓力,那麼不妨可以看看這篇文章,也許會讓你有新的收穫:)

平凡但深刻的回憶

Fast Car 是一首對我來說很特別的歌。

在我大概幼稚園還國小的期間,我爸開車載我的時候都會在車上放卡帶聽英文老歌(我爸從年輕就愛聽西洋音樂,買了超多卡帶),偶爾興致來了,他會跟我講解歌詞的意思,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個單字是 “revolution” 革命,來自Tracy Chapman 的 Talkin’ Bout a Revolution 這首歌。

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哪懂什麼叫做革命,當然也聽不太懂歌詞,但可能是因為我爸太愛聽 Tracy Chapman 這張專輯,也可能是因為卡帶和老歌營造的特殊氛圍,即使當時年紀很小,但我依然記得在我們家綠色的老車裡聽的那些英文歌。

Fast Car是我在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從卡帶到mp3,再到Spotify,這首歌一直伴隨著我,一直到我二十代後半的今天,除了回憶以外,也許也包括著當時我沒有察覺的,對於語言和文字的喜愛。

(私心推薦一下,Fast Car 歌詞寫得簡單但很揪心,吉他聲音也好美,從1988發行到現在已經超過30年,比我年紀還大,但有時候我都還會聽到眼眶紅,是不過時的感動!)

自發的好奇 > 刻意的無趣

其實我爸媽知道英文很重要,從小就砸錢買了很多迪士尼道具想讓我們從小接觸英文,但沒有環境培養也沒有人對話,所以我們家小孩的英文正式學習其實也是跟著學校一路填鴨上來。

有人也有用過這個嗎?神秘的迪士尼讀卡機 👇🏼
拿卡片刷過去會有聲音XDDDD

意外但也不意外的是,相比刻意的接觸英文,對我而言,反而爸爸無意營造的、那樣對於音樂的熱愛間接地讓我對英文產生興趣,讓我在日後聽到好聽的英文歌時,會不自覺地冒出「喔?!這首歌很好聽,它在說什麼故事?」這樣的想法。

後來我聽了更多的西洋流行音樂,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好喜歡 Avril Lavigne,還會把歌詞印出來,然後自己克難地去查單字想看懂歌詞,很好笑的是那時候英文程度很低,不懂時態,也常常把兩三個單字組成的片語分開成一個字一個字來查,所以常常一知半解,查了但還是不懂哈哈。

My Happy Ending 百聽不膩!!!

不過那些過程都很有趣,單純因為喜歡,所以努力去了解,現在回頭去看,當時雖然在精準的理解上有困難,但無形中透過大量的聽和跟唱慢慢累積了一些「語感」,雖然完全無法和母語人士的那種熟練相比,但應付學校考試算是很有幫助。

「語感」這個東西說來很妙,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卡關很久,不曉得該怎麼說明這個詞,簡單查了資料後我覺得這篇解釋滿接近我想表達的:

語感無法經由考試具體測量,是一種長時間大量使用語言所累積的經驗,是對語言的習慣與直覺。因此在聽說讀寫時,可以快速自然表達和運用,不會停頓思考單字意思、文法邏輯或在腦中翻譯,如同母語人士使用流暢。

語感是什麼?5個英文語感訓練方法,培養你的英文腦

韓文歌裡的英文

很妙的是,除了英文歌之外,我也用韓文歌學了很多英文。

契機大概是我國中的時候 Super Junior 以一首 Sorry Sorry 爆紅,以此為起點韓國流行文化在我人生中像是爆炸般的火花,讓我看到了西洋流行文化以外的所謂韓流,以及無法忽視的音樂模式和產業。

可能韓國的公司野心很大吧,很多團名、歌名都是英文,即使原本是韓文名,也都還會翻成英文名字,歌詞裡也常穿插一些英文單字和句子,且可能為了傳唱容易,文法都不太難,長句裡的單字也都偏簡單、比較難的單字也不會放在句子裡,往往是拿來當歌名,所以算是滿好消化的學習素材XD

Rain 的 Love Song 英文版雖然現在在我看來整體歌詞淺白又有點肉麻(?,但當時我在裡面學到很多單字和常用句,像是 “furious”、”What can I do?” 、”no longer…”。

對我來說音樂和語言學習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雖然我不會什麼樂器,歌也唱得五音不全,但旋律和文字帶給我的觸動在語言學習這條路上給了我足夠的動力和養分。

讓自己處於開心、享受的狀態吧!

當然「聽歌學英文」也有它的局限性,對於有些人來說方法不夠嚴謹,或是學習效果不如閱讀等等,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也不可能當作學習英文的全部,但這篇文章藉由我的故事想傳達的是,學習並不總是需要伴隨功利的目的,有時候反而可以只是基於純粹的好奇、單純的享受、莫名的喜歡。

又或者說,若是能把枯燥的學習包裝得有趣、貼近生活、讓人有成就感,也許也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大學時期我有一位家教學生是一個對英文沒什麼信心,考試也考得不太好的國小孩子,但我幫他上課除了學校內容之外,還會帶他讀大家說英語的之類的雜誌。

一般學生可能到國中的程度才比較能讀懂雜誌,但因為他覺得國小英文課本內容太幼稚、太無趣了,還會直接跟我說「這個好無聊」,上課根本提不起勁!所以後來讀雜誌時我會讓他自己選有興趣的內容,自己決定每次上課要讀什麼,不會硬要整本雜誌看完才換新的,基本上一本裡面讀完動物、童話故事、生活小知識相關的內容我們就會換讀新的一本。

且鑑於我自己的經驗,在童年的階段,比起考試高分或是答題技巧,我更努力想要讓他不害怕英文,甚至讓他能有信心認為自己可以慢慢讀懂看起來很難的東西。而讓我感到神奇的是,比起很短的文章,他每次讀得最好的反而是篇幅最長的童話故事,即使份量有四到六頁之多,但基於對於故事進展的好奇,他會願意再和我繼續往下讀,也基於對於故事情境的理解,而對單字和句子有更好的掌握以及更深的印象。


另外,之前我在線上英文產業工作時,業務總會用「提升競爭力」、「加薪」、「轉職」之類的理由讓人在已經不簡單的現實中,又為了更沈重的目標而不得不進修,但又有多少人,能夠真的基於一點都不有趣的原因,在累得半死的下班時間堅持鞭策自己一兩年?

我覺得對於大學生和已經在職的人們來說,學習時獲得樂趣和成就感比什麼都來得重要,尤其若是想要從「興趣」走向「專業」,更是需要「雖然很難很辛苦,但我在變強」的這種樂在其中,而這不僅侷限在於學習語言而已,學習任何事物都一樣。

最後我想說的是,撇開少數自律到極致的強者來說,大部分的人應該更專注於認識自己,知道什麼樣的內容、素材、主題對自己來說是有趣的、讓自己好奇的,而不是跟隨大眾訂定一些也許讓自己反感和沈重的目標,這樣才能在學習的路上走得下去。

聽歌學英文是我喜歡英文的起點,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

延伸閱讀 推薦大家去聽Keshi,超療癒!!:
[西洋音樂] Keshi – 那個在我糜糜之音播放清單霸榜三年的男子

留言板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