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英文] 線上英文的4個迷思與亂象
最後更新:2023-08-20
前言
之前我在線上英文家教平台端工作過一陣子,想藉這篇文章分享線上英文平台在銷售時有些模糊不清或是太美好的地方。
撇除掉按月不綁約或是單堂購買的平台,其餘要透過業務/顧問試聽課程的平台,消費者只試聽過一堂課就要決定是否要購買總價動輒五到十萬甚至到十五萬的課程,若能在購買前盡可能釐清細節並打破不實的想像,我想對於未來學習的心態和觀念上也會更有幫助。
本篇文章會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去檢視平台方,另一篇文章 [線上英文] 購買線上英文課程前,你該問自己5個問題 則會根據我在平台方的工作經驗,分享想要透過線上課程進修的人本身該先釐清的5個問題,有些能解,有些則是邏輯已死,只能讓佛度有緣人了!
結論
怕大家以為我不推薦線上學習,所以先說結論:
以我自己非母語者的學習經驗來說,在時間金錢允許的情況下到英美一年或是菲律賓語言學校待個半年學習,是我最推薦的方法。
當然目前疫情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相較實體課程,退而求其次的話我會建議線上學習,只不過對於初學者或是過去學習經驗不是很好的讀者來說,1000000萬個真心建議先嘗試不綁約可以隨時取消付費的課程,例如:按月收費的Engoo和native camp(有七天完全免費試上),試水溫上看看一個月不到2000塊,或是可單堂購買的Amazingtalker(新註冊的會員有優惠券)。
先透過短期平台來解線上學習適不適合自己,也會更知道自己在乎什麼,若覺得ok,可以再去多接觸其他中長期系統性學習的平台。
錢不是問題的讀者們當然可以盡情刷卡盡情flex,你的業務會很愛你,十幾萬一次付清然後都沒上課的也是大有人在 XDDD
但若你不太知道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線上英文平台來學習,這裡先不贅述,但可以參考看看這篇:
2022 線上英文比較:無私心教你挑出最適合的英語線上學習平台!
線上英文 4 個迷思與亂象

1. 不用死背單字文法?
「不用死背單字文法」這件事可以是對也可以是唬爛:
首先,線上英文家教普遍的優點就是以小班及或是一對一方式授課,學生接觸英文的時間頻率和學習強度夠高的情況下,並且針對個人問題有足夠的時間去解答,所以不論單字句子和文法,都會隨著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的印象加深而變得更有印象,
簡而言之就是有了context (背景、情境、上下文)之後,對於content (內容) 的掌握也會隨之升高。
以這個角度來說的話,的確,不需要「死」背單字文法。我也認同學語言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啊啊!這個字我看過!」的aha-moment可以讓學習變得很有成就感。
但是要不要背?還是要背!
我認為錯過0-8歲語言學習黃金時期(critical period)的人都要背!!!!!
孩子們當然可以輕鬆一些,以建立語感為優先,但上班族和學生請認清事實,考試升遷不是鬧著玩的,一個typo就會讓主管同事覺得你做事不細心,單字錯一個字母就別想拿分。
出國旅行英文可以隨便你亂講,動詞講出來就好,時態文法詞性管他去死,但若一直抱持著不需要背單字文法句型的想法去學習,在正式場合可能衛生棉都還比你靠得住。
2. 輕鬆學英文進外商?
這句話對於台灣文組背景的人應該非常有吸引力,畢竟在台灣文組薪水普遍較低,進外商似乎是一個解法。
但這句話基本上也是半錯半對:
有學一定會進步!但以大部分人一週只上課兩到三次的頻率來看,初學者若以「進外商且順利工作」為目標的話可能會需要非常長的時間,或是需要犧牲休閒時間盡量多上課。
說真的,若你信了業務跟你說「來我們這裡可以輕鬆把英文學好,未來可以進外商工作待遇會很好」,先思考看看為什麼我之前工作的線上教學平台會有一堆加班累到爆但只能領底薪扣一扣大概兩萬五的業務?他們幹嘛不自己去把英文學好進外商?
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正視學習這件事不會輕鬆,尤其是當你有正職、課業、家庭要兼顧的時候。
3. 究竟有多少人達到預設的CEFR目標?
對於部分沒去試聽線上英文過的讀者可能需要說明一下,基本上試聽課的時候老師會以CEFR這個標準來幫你測程度(簡單來說就是分成A1, A2, B1, B2, C1, C2低到高共六個等級),業務則會按照你想要達到的目標來去幫你計算所需的課堂數和費用。
例如:我目前是落在A2等級,但我想要提升到B2水平,算出來可能會需要500堂課(隨便亂舉例,各家計算方式不太一樣)
But!!!
之前我隨口問過在線上英文產業非常資深的業務,學員結束課程後,究竟有多少比例的人可以達到他們最初預設的目標?
他竟然答不出來⋯⋯
我那瞬間覺得乾這也太斂財,是數字太難看還是公司根本沒在算?還是學員自己也都忘記這件事?我本來還期待能有個30%,所以其實是學員目前程度和目標差距越大越要賣很多課給他嗎?
我建議以自己能負擔的費用和每週有空上課的次數去計算課堂數就好,CEFR目標就參考用,在尚未能確定這個平台適合自己之前別被嚇倒了。網路免費資源那麼多,想要學習除了有老師糾正互動之外,閱讀、看劇、聽歌也都是很好接觸英文的方式。
對了,因為線上平台太多,也許並非都如我遇過的如此,
為了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在這呼籲各家公司用數字說話,完課率、CEFR目標完成率不要都當作機密,不然之前被學生問說「我真的可以到B2嗎?」之類的問題我整個除了心虛之外還是心虛。
4. 鑑賞期和退費手續費?
本來鑑賞期、退費機制、手續費本來不是我想談的部分,之前服務的公司這方面做得算是很清楚和周到,但看到網路上一堆求助無門的退費糾紛我整個吐血,這邊列出幾個必須要釐清的重點,交由各位去詢問業務:
- 鑑賞期時間?(需注意若跨到國定假日、農曆過年這種可能停課的日子,鑑賞期是否有跟著順延)
- 鑑賞期內全額退費是否有手續費?若有,是如何計算?
- 鑑賞期後部分退費計算方式?(亂舉例:若課堂數沒上超過課堂數三分之一,即可退回三分之一費用)
- 鑑賞期後退費手續費?(據我所知,若付費有經過第三方金流或是信用貸款,退費時是會產生手續費的,所以若以上面退回三分之一費用那個例子,最後學員實際收回的還會再更少)
- 不想上了能否轉讓?轉讓機制和限制?
問這些問題有點機車沒錯,但本來就該保障自己的權益,所以簽約前一定要搞清楚這些事!
而且不僅是口頭問業務,合約也要仔細看過再簽,大家都是有行為能力的人了,簽了就是同意就是要負責就是要承擔。
最後我想說,這篇文章可能用字遣詞有點尖銳,但本意是希望能夠提供一些不同的觀點,讓讀者們在學習的路上可以先汰除掉太美好的包裝,無意攻擊任何平台或擋人財路。
學習任何事物總是有辛苦的地方,不希望大家為了急著解決掉英文在生活或職場上造成的痛點而盲目做決定,線上學習絕對是好方法,但記得理性消費!
